律所为什么都开始使用电子合同?律师最关心电子合同哪些问题?这篇文章为大家揭晓答案。
一、证明电子合同有效容易出现的几种情况
签订电子合同后,如果发生纠纷,一般需要证明电子合同有效,会出现几个情况:
1、签约方抗辩电子签名非本人操作,所以合同无效。
答:所有电子合同签署都需进行实名认证,只要是经认证过的签署都具备法律效力,不存在抗辩和无效一说,因此请使用像放心签这样专业做电子签名的厂商。
电子合同平台会通过信息比对、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动作技术等技术,提供可信、可靠、灵活的身份验证服务,使实名认证从“是我本人”升级到“我同意操作”,以此保证用户在业务办理时使得服务过程更加安全、更加合规。
(1)个人信息核验能力:
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指纹;生物特征;语音识别等。
(2)企业信息核验能力:
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机构名称;机构证件号;对公账户金额打款;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等。
2、电子签约方不否认电子签名的事实,但认为电子合同在签约后因遗失账号密码、账号密码转让给第三方或密码失窃,导致后续关于合同的操作均非本人行为,拒绝承担合同义务。
答:在法律上这叫表见代理问题,除非此人可以证明他的账号是被盗取,不然此账号的一切行为都由此人本人行为负责,他需承担该账号签署的一切合同义务。
《民法典》合同篇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3、电子签约方不否认电子签名的事实,但认为签约后电子合同存在容易被电子合同留存方篡改的问题,进而主张电子合同无效。
答:一般在电子合同平台签署后,会实时将哈希值存证至最高司法区块链,电子合同本身具有不可篡改性,如被篡改后,哈希值会发生改变,且每份合同的哈希值都是唯一的,可进行对比哈希值来验证合同是否篡改。
二、律所印章管理常见应用场景
1)律所对外业务
律师/律所函;收案审批单;起诉、答辩状;律师见证笔录/说明;授权委托书、委托合同;事务所调查证明;法律文件审查意见书;其他诉讼文件。
2)内部签署业务
案卷调阅单;案件招投标文件;投标入库文件;内部公文、声明盖章;介绍信。
3)人力资源
律师劳动合同;合伙人协议;律师保密协议;内部员工证明、关系文件;实习证明。
4)物理印章管理
物理印章管理;使用台账;使用证据留存。
三、律所为什么都在使用电子合同?
1)身份真实
保障业务开展过程中各委托主体、参与方的法人、自然人的身份真实,保障律师事务所权益。
2)管理提升
文件归档、分类便于查找、借阅,免除律师“案牍之劳”,提升律所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3)签署便捷
为律师、律所、内部员工、法人、自然人和委托机构提供方便快捷、合法有效的在线电子材料快捷签署服务,免除来回邮寄。
4)电子送达
法律文件通过邮件、短信等在线方式抄送电子文件,直达被通知人。不在担心线下送达被“拒签”从而影响正常执业,维护法律权威。
5)在线诉讼
签署过程可固化,生成合规有效办案材料,大环境下积极拥抱政策,足不出户完成在线诉讼等业务,降低诉讼成本,提高执业效率。
6)印章外带
异地办案、外出办事通过物理印控设备管理物理印章使用有追溯。各地分所印章管在“章桶”里,就地存放,无需再跑总部。
在律所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律师函、起诉书、答辩状、授权委托书、委托合同、法律文件审查意见书、其他诉讼文件、收案审批单、律师见证笔录、说明、事务所调查证明等,都可以通过线上流程进行审批,实现盖章。完成所内线上盖章后,可以通过手机端将材料发送给委托人,委托人在手机上就能进行便捷的签章。
过程中律师不用再为确认委托人身份问题而反复确认身份文件,签章系统可对接权威数据源,帮助律师快速核验签署人身份,通过真实可信的符合电子签名法要求的技术手段,保障签署的有效性;通过系统有高精度的AI笔迹手写鉴真技术认证保障签署的真实性。签署完毕,该电子文件自动归档至律所的档案管理系统。
合规有效电子签章生成文件与线下签章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支持直接上传各人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完成在线诉讼业务。结合各律所业务场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标准的API接口,电子签章系统可以融入业务系统(如OA、ERP、CRM、SRM等),可以实现从业务系统发起一份合同到合同签署完成的全过程线上化。整个签署过程全流程上链,并可同步到最高法司法区块链,供各级法院及公证处在线提取证据。无论是律所管理流程和律师服务流程,还是立案庭审流程,电子签章都正在成为连接这些流程并为流程提效的有力工具和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