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举办媒体开放日 全面回应“黑匣子”虚假报道
会议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360媒体开放日。最近很多人关注《每日经济新闻》一篇名叫“360黑匣子”的报道,这篇报道没有采访360公司,但是采访了360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百度、金山、腾讯还有一些著名的“360黑”,以匿名记者采访做木马病毒的匿名黑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违背最基本的新闻原则和最基本职业操守的媒体报道,我们已经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行了举报,新闻总署也在进行调查。
自从去年8月16日360推出搜索以来,百度市值跌了大约1000亿人民币,360也不断遭到巨头控制舆论的猛烈攻击。对于这些负面虚假报道,我们应对有三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及时回应,第二正面回答所有的疑问,第三公开回应。今天的媒体开放日不设主题,大家可以随便提问、没有限制。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亲自回答问题,我们技术人员也在现场。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相信所有疑问在正面沟通当中,都会得到有效的澄清。接下来请周总和媒体朋友们沟通。
360公司董事长兼CEO 周鸿祎:
感谢大家的到来,我们以后会多举办一些开放日,不光对媒体,而且需要对互联网专家、学者、机构和用户开放,多沟通,多交流。开放使人进步,对国家如此,对企业亦然。
在说《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之前,我跟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大家看我的手臂,今年春节我在三亚游泳,水里当时游了几只水母,都说水母很毒,结果有一只水母往我手上一搭,现在过了三周手上还全是泡。有些事情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它的毒素。
360遭抹黑就是因为做了搜索
进入正题。我们被抹黑也不是第一次,最近半年更是前所未有的猛烈。我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做安全做了七年,有这么多用户,我们成功在美国上市,所有财报是公开的,所有收入都是透明的。在“360黑匣子”报道里我们被描绘成了一个大黑客,好像我们做网络安全,就是为了偷取用户的帐号和文件,这些抹黑到底是因为什么?我胳膊惹祸是因为水母,360被虚假报道抹黑就是因为做了搜索,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谷歌退出了中国市场,这时用户没有选择,搜索引擎市场只有一家独大。用户没有选择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我今天不想过多去谈。360有搜索的技术,也有搜索的渠道,我们做搜索原来没有说一定要怎么样。我相信无论企业怎么标榜自己,最重要是有竞争,让消费者有选择。
做搜索就做吧,比如说腾讯搜搜做了八年,现在也没有拿到太多的份额,没有触动谁的利益。360搜索用了一、两星期时间,就拿到了10%的份额,这是我犯的第二个错误。360对整个搜索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让大家看到了,原来所谓搜索巨头的成功,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光鲜,只是缺乏竞争,有了更干净更真实的搜索以后,很多用户愿意去选择使用。
我们在持续改善我们搜索体验,特别是当有了10%的起点以后,每天有大量用户使用,这种使用帮助360不断改进搜索的体验,我们最近搜索的流量还在增加,市场份额最近快到15%了。这个份额是此消彼涨的过程,我们推出搜索到现在半年来,百度市值掉下100多亿美金,有近千亿人民币。周鸿祎胆子再大,你让人家市值蒸发上百亿美金,股价跌到90美元以下,人家不把你往死里整,天理不容。
我们最近份额的增长,导致对手更加丧心病狂的报复。今天我们之所以聚在这儿,是因为被虚假报道抹黑。对其中各种谣言诽谤我解释过很多遍,现在还要正面解释。技术上的东西,零是零、一是一,我相信都能澄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里面都是似是而非的揣测,匿名帐号对我们抹黑做了大的汇总。这个本质不是360和一家媒体的争斗,而是360和搜索巨头之间的挑战和反挑战,竞争和反竞争,垄断和反垄断,创新和反创新。
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只要我们还在做搜索,只要我们试图打破垄断,只要我们还试图做创新的事情,这种对360的抹黑就不会断,因为它不是偶然的事件。对巨头来说当然希望维持现在既定的格局,而不是像360搜索宣传说不做医疗广告,导致搜索巨头现在不得不收敛。央视批评百度推广假医假药一个星期,百度也没有找药监局合作,360搜索药品资质查询推出一周后,百度立刻和药监局合作,这就是竞争对用户带来的好处。
在巨头反挑战、反竞争时,最常用的手段叫FUD。F是令人恐惧,U是不确定,D是可疑。巨头仗着自己更有钱,更有影响力,更有传播资源,巨头本身又是媒体,现在不是正面跟你做产品竞争,正面做创新的比较,它比的是躲在幕后,不断操纵舆论向用户去宣扬360产品“可疑,不确定,有可能”,然后让用户产生恐惧。
《黑匣子》报道的阴谋式推理
对于巨头的这种战术,我也不是很意外。回到所谓“黑匣子”的报道,那篇报道写得比较长,我认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基本上我们一做搜索,网上从方舟子同学开始,主要借助这些匿名帐号还有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很多素材,反复用我们澄清过很多次的问题来抹黑。我作为搞技术出身的人,读起来报道都比较吃力。技术上写得很悬,似是而非,而阴谋论又一直很有市场,这给我们增加了很多解释的难度。我今天不做长篇演讲,具体报道当中有很多疑点,我先说说自己感受最强烈的是什么:
第一个,就是说它把360软件的很多行为断章取义,把正常的、主流安全软件都有的功能歪曲成“窃取隐私”。安全软件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监控机器里面程序的运行,你去问任何一家安全软件公司,都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文件实时监控,一个是进程实时监控。当你用电脑运行程序时,360如果不检测程序是不是木马病毒,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安全软件。但是“黑匣子”报道就把这种正当的行为、把它描述成说,你看它偷窃用户隐私了。
今天有这个机会我们可以跟大家讲,大家不要以为360就是给你电脑体检,给你计算一下开机时间。更重要的,360每天都在和木马做攻防,和做木马的黑客高手天天都有看不见的战争,看不见的硝烟。
报道里还把我们升级模块提出来,说这个V3升级模块可能是360作恶。那今天大家去问一下任何一个做互联网软件的公司,从输入法到播放器,没有一个软件不具备实时的在线升级能力,作为安全软件更是如此。国外的诺顿,它的广告语是“秒级脉冲更新”,更新速度是大家衡量安全软件的一个标准。
很简单,做病毒做木马的人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们会想到无数花样,不断变形和使用新的突破技术。安全厂商只有迅速研究新的对策,迅速给用户更新下去,才能抵御风险。一个安全软件如果不能及时更新,那么就是形同虚设。360软件不是刚出现,你们很多人也是360用户,我们做了七年了,这半年做搜索以来,竞争对手对我们抹黑非常多。如果360真靠侵犯用户隐私来过活,怎么会有这么多用户?作为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几十亿美金的市值,360搜索已经拿到15%份额,网址导航在中国最大,我们这些合法的生意,这么好的收入,我们这有四千名员工,难道四千名员工一个想法,天天处心积虑祸害用户,你觉得可能吗?
还有个质疑是360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也经常被竞争对手用来说事——你看360用任务管理器结束不了进程。你要是能轻易被干掉,木马攻击电脑第一个事,也能用一个命令把360干掉了。我们讲几个例子,很多木马病毒都在做的事,就是破坏360和服务器的通讯,会劫持你的网络,让360不能够自动更新,然后随意控制电脑。所以安全软件都有自我保护的机制,你作为个人用户如果不喜欢360,你当然可以卸载,但不能把安全防护和不能卸载混为一谈。
这篇报道又说,360就是一个摸不清的“黑匣子”,这些黑客也破解不了。如果那么简单几个黑客就把360攻破了,那又怎么防住木马。我们主要是做安全产品,包括我们安全浏览器也有反钓鱼、反挂马的功能。如果把我们安全软件本来应该具备的能力,全描述成好像“偷用户隐私”,这肯定是不对的。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报道里一些匿名对话,随便套用就可以攻击任何一家企业。
整个报道最重要的指责是“360可能干什么,包括但不限于干什么”。你不要说安全软件,就是一个播放器如果想变成木马,也随时都能变,这就是阴谋式的推理——因为它功能强大,所以就有可能作恶。
当年一个聊天软件,没事扫描用户的硬盘,这个是不正常的。你的使命是聊天软件,你扫描硬盘所有的目录,你了解用户装什么,没有装什么,第一用户不知情,第二用户不能控制。今天所有的安全软件,都会扫描硬盘,才有可能查杀病毒,这是安全软件必然要做的事情。《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通篇不谈这个前提,就是把360的一些功能孤立的挑出来看,然后歪曲成一个“黑匣子”。
另外说我们的360手机卫士,有一个功能是备份通讯录。你如果怕手机丢或者换手机,可以备份通讯录,但这个功能需要用户自己点击选择,而且通讯录的备份和传输都是加密的,密钥在用户自己的手机里。微信也是这样,你选择用微信就一定上传通讯录来匹配好友,从这个角度来微信知道你的实名和电话,但不能说微信侵犯用户隐私,因为关键是看用户知不知道。如果像这篇报道一样把产品断章取义,那么哪个产品都没法用了。
今天进入互联网的云时代,用户很多把数据储存在厂商服务器,比如说云存储、云备份等等。大量功能操作,都从本地操作变成和服务器通信查询。过去传统杀毒引擎,把病毒库放在用户电脑里的模式已经过时了,这会让电脑很慢,而且跟不上病毒的变异。现在所有互联网软件和服务器之间都有大量的通讯。有了播放器它要给你推荐看的片子,它给你找字幕,会把你看片子的名字到网上做查询。软件和服务器有通信,这个是正常的,关键是通信内容是什么,用户知不知情。我们把360所有软件行为都写在《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里,而且在不断更新,因为软件也在不断的变化。
我被水母蜇了一下很痛苦,先是红肿、疼痛,胳膊不能动,后来又奇痒,到现在还痒,这点痛苦我都能忍受,这篇虚假报道我也可以澄清。但是大家不要孤立的看这个报道,我相信这篇报道的作者不是某位记者,而是几家巨头的公关公司、公关部联手的作品。
我在反思,因为我做了搜索挑战巨头,拿了那么多的市场份额,其实闷声挣钱就可以了,我还说360搜索不做医疗广告,逼迫巨头也要跟进,让对方利润下降、股价大跌。这次《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实际上就是搜索斗争的一个表现。接下来有任何问题,大家都可以来问,我们会正面解释清楚。
媒体问答环节
提问:我是独立媒体人,我们集中在《每日经济新闻》有什么疑虑,稿件里面说360的安全浏览器在后台频繁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在用户没有交易情况下,安全浏览器有没有用户不操作,也会有交互的行为,如果交互的话信息是什么?
周鸿祎:在整个互联网当中,钓鱼和欺诈、挂马网站是主要安全威胁。这些恶意网址的生存周期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做一个网站骗几个人,马上把域名一换。报道所谓的360安全浏览器“后台交互”,其实就是查询最新出现的恶意网址,诺顿宣传是秒级更新,和很多软件与服务器之间保持一个心跳概念是一样的。其中并没有传递用户的任何信息,就是一个安全更新服务。《360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里也写得很清楚,浏览器拦截恶意网址最主要的基础是,360服务器建立一个恶意网址库,每天不断加入最新发现的钓鱼网站,现在已经有上亿条网址。如果把恶意网址库放在用户电脑里,会占据大量系统资源。而当用户访问一个网址时,浏览器会计算网址的指纹去服务器做查询,看它是不是恶意网址,这种情况会和服务器有交互。
提问:你说上传用户访问网址去做对比,那用户访问的网址不是隐私吗?
周鸿祎:现在即使是同行竞争对手,你问金山、腾讯等,只要做网址安全的检查,大家的技术都是一样的,都必须跟服务端去做对比,这是第一;第二,这个功能如果你觉得有疑虑可以关闭,但肯定没办法拦截恶意网址;第三,为了解决你所说的网址是不是隐私的问题,我们做了改进,用不可逆的哈希算法把网址转换成了一个字符串(网址指纹),我们只关心服务端恶意网址库有没有相同的字符串,并不关心具体网址是什么。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做了四年,随着用户越来越多,积累的恶意网址库是国内最全、更新最快的,能够帮助用户辨别各种钓鱼欺诈网站。如果把这个工作原理避而不谈,说查用户网址就是侵犯用户隐私了,这个报道就是有意抹黑。
提问:我是PingWest中文网记者。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服务如果要实现每个功能,都可能涉及用户隐私,主要是用户有没有知情权。有一点其实360可以说出来,如果抓取大量的数据,把这些海量数据筛选出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其实它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周鸿祎:你用很多软件,不跟服务器通信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分清楚:第一用户为什么用这个功能,是不是必要,聊天软件扫描用户硬盘我觉得很可笑;第二,用户有没有知情权,有没有选择权。360浏览器的恶意网址拦截,你说就算这个功能再好你也不想用,那可以选择把它关掉。另外360软件代码已经在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进行了托管,任何人有兴趣,只要你是正规的公司,你就可以去查有没有问题。我们尽量做到透明和公开。
我们两个最重要的云查询,一个是对恶意程序的查杀,一个是对恶意网址的拦截,我们产品每天的查询量非常巨大,这些数据不做存储。
报道里面还诬陷说我们拿用户的文件,比喻成保安监视业主上床的过程,这是什么比喻?安全软件检测的都是可执行程序,比如exe文件。检测文件也是只查询文件指纹、文件名、文件路径和数字签名,这是一个安全软件必然要做的,并不会涉及到文档、图片等非PE文件。在座有科技作者,你在Windows里面运行一个程序,正规公司的软件一般会有数字签名,这个签名的校验Windows系统也会查询的。
360工程师:也有一些人为什么要查程序的路径、运行参数,其实一个程序的行为很大程度不是由它自己决定,而是它后面的参数、它同目录下其他的文件可以改变程序行为。如果只查一个程序的指纹是黑的还是白的,很难判断这个程序究竟有没有害、是不是已经被木马利用了。所以需要根据文件路径、文件指纹、签名、文件大小综合判断。
周鸿祎:我再举个例子,现在很多正规软件被木马利用,黑客会把正规软件的exe和木马dll(功能扩展模块)组合在一起,由白exe加载黑dll。如果单独扫描exe肯定没有问题,但它要是和木马dll在一个目录里,运行后就会把木马加载起来。最后逼得我们把这些白程序,他们在哪启动,运行路径是什么,都需要做检查。木马和360做攻防,不断想办法过掉360,我们也在更新我们的主动防御规则,对程序运行的过程进行评分,如果符合某几个木马特征,分数到了一定程度,360就会报警拦截。这些技术原理属于安全软件的秘籍,因为各个安全软件最后比谁最牛,就是谁能对付未知的新木马,做安全也不会一劳永逸,我们每天都在和木马黑客做攻防。
如果单独查杀一个木马很简单,只要把它的指纹放在文件黑名单里。但是要应对木马新的攻击方法,我们专门有上百名分析人员,每天在机器分析各种木马的行为。我们总结了上万条的木马行为特征,用这些行为特征综合判断才能抵御木马病毒的不断变异。
同时我们也比较纠结,比如有的功能如果用明文传输数据,攻击我的人会说明文不安全;如果加密传输,又有人跳出来说这是“黑匣子”,不知道传的是什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提问:我是人民邮电报社记者,我的一个观点是看用户是否知道,第二是这些数据传输会不会占用很多流量,我电脑经常做体检,但感觉有的病毒没杀干净;第三你怎么看待苹果下架360产品?
周鸿祎:360给大家下载软件更新和打补丁有一个P2P模块,在P2P模块有可能占用一些流量,这个可以选择关掉。P2P类似迅雷、BT,你下载微软的补丁包,同时也可以把补丁包分享给其他用户。360有个流量监控功能,可以很方便管理流量使用。,第二你说用我们软件感觉杀毒杀不干净,这个得看具体情况。确实我不能保证100%干掉所有病毒,但我们专门成立了500人的一对一服务团队,用户用软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工程师帮助你解决问题。
苹果下架这个事,你们有人用我们安卓上的手机卫士,可以拦截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但是在苹果手机上它不允许,它提供的资源和规范不允许有软件能够拦截垃圾短信和过滤骚扰电话,或者显示来电归属地。同样是360手机卫士,你在安卓和在苹果上用,这两个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腾讯做了手机安全软件,在苹果系统上也是一个摆设,因为啥也干不了,啥功能也没有。包括在苹果上装省电功能,也只是显示一些信息。
我们一直努力想尝试,用户天天抱怨我们在苹果上功能太烂。所以我们做了两件事,我们做了越狱版,这个卫士很强大。另外苹果有一种帐号叫企业版,用企业版也可以开发这样的软件,企业版有一个优点,给一个链接就可以下载,我们这样做触犯了苹果的开发者规范,苹果认为我们在AppStore以外的市场,给苹果的用户提供了产品,他认为所有的产品都要从AppStore里面做。所以360很多应用被苹果下架了。这是大家做产品上有一个理念上的争议,我们还在跟苹果继续沟通,给他们提供数据,我们一年拦截多少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安卓版360手机卫士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有些卖房子的中介、卖保险的电话一来都可以显示出来。我们靠用户贡献巨大的骚扰电话库,有些电话一打来就可以告诉你这是推销广告,这是保险中介,这个功能很好,但是在苹果上也做不了,我们愿意把数据库分享给苹果,哪怕由苹果自己来做,给用着苹果手机也深受垃圾短信和电话骚扰的用户。今天苹果没有提供类似的功能,苹果没有认识到在中国这是个巨大需求。
提问:我是中国企业报的。强调一下我是360的忠实粉丝,听了您的解读,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有没有第三方官方机构对360杀毒软件做一个安全检测?
周鸿祎:360安全软件都是经过公安部严格检测的,360杀毒参加了国际所有主流评测,并且全都获得了认证。方舟子说我们浏览器有问题,我们也主动把浏览器送到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检测。经过两个月时间,如果两天检测那是糊弄大家,我们一直配合测评中心,花了两个月得到EAL2级,国内没有其它浏览器获得这项认证。这些对手给360抹黑,不听你说什么,造一篇两万字的文章,加一些图表,一个20字的标题,加上140字微博上传的摘要就够了,说360可能有问题,这是我说的FUD,一个可疑、不确认、可能。我怎么解释都进入了对方给我设定的议题。比如你说周鸿祎有100个情人,我找来旁证说周鸿祎没有情人,最后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情人,就变成没有100个也有3个。这种竞争方法让我很无语,接下来我们会组织一些专业机构查看360产品源代码。
360工程师:EAL一级代表安全性有保证,二级是公共系统,三级需要检测服务器和人员,包括公司建筑物上是不是有门卡,四级是美国军方的级别,这类检测最早是美国国防部出台的,后来发展到全球,中国和美国检测标准也是一致的。
提问:咱们行为应该是从上往下自发的行为,从上往下有没有统一的口径。对杀毒软件的日常行为有监管吗?
周鸿祎:公安部管杀毒软件,对杀毒软件有规范,我们是符合的。工信部制定一个互联网的规范,这个也包括杀毒软件,这两个条例我们都是完全符合的。
提问:我是环球企业家的记者,我还是针对《每日经济新闻》那篇报道,我的一些疑惑点。你刚才提到360扫描用户硬盘是扫描可以运行的文件。那篇文章又说2010年12月底,360服务器不仅仅泄露用户的行为还有文件,上面列了一定的条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针对文章里面说的360推荐和删除工具方面,这方面我用我妈的电脑有非常明显的感觉,在一键修复,360会把百度工具栏提示为恶评插件,什么样软件是恶意,什么软件是白名单,评判标准是什么?
周鸿祎:第一个问题,360服务器数据只是恶意网址查询的数据,没有任何文件,报道中这部分完全是捏造的。这个事情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当时金山和我们之间发生非常激烈的争论,我们发现金山也在采用同样的机制,金山服务器上被搜索引擎抓取的网址记录有3100多万条,其中也有一些由于网站缺陷导致用户口令编码到网址中。经过这次事件,我们对网址检测进行了改进,主动过滤可能带有用户口令的网址不再提交查询。
百度工具栏是不是恶评插件,不是我来决定的。这个功能是由用户投票,另外我们不做自动查杀,而是列出来由用户自己选择。第三个我们推荐的软件,你在360软件管家里,可以看到很多QQ的软件,这些肯定不是我投资的。我们推荐软件主要原则是市面比较流行,真正受用户欢迎的,比如说暴风、PPS等等跟我们无关的软件,我投资的软件现在就是一个迅雷一个酷狗,这也是用户量很大,用户很欢迎的软件。关于评判恶意软件的标准,木马和病毒评判标准很简单,如果完全用户不知情,在用户电脑里面搞鬼,就可以判断。最难判断就是恶评插件,以前叫流氓软件,这类软件也有一定功能,但是也有一些灰色的东西。从360问世开始,我们查杀流氓软件吃了很多官司,这个是侵犯人家名誉权。最后全都由用户投票,改名叫恶评插件。
再回到用户隐私问题上,举个例子,你们都有微信,我一直不敢用。虽然我一直认为微信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请各位考虑一下,在今天这样一个云时代,你享受这些产品的便利,确实它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我自己想匿名用微信都不可能,因为我在其他人的通讯录里会被记录成周鸿祎,而每个人的通讯录都会被微信上传匹配好友,我手机号传上去了,微信就知道你是谁,你所有朋友是谁,你朋友实名是谁。过去我们在电脑上可以匿名用QQ,只有QQ号。但是到了无线互联网,包括你跟谁聊天的内容都是通过服务器中转,你给谁传的照片,微信也知道。有些人无所谓,但是我有所谓,比如我哪天去哪,可能就被定位了。我有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女朋友,最后你们都不知道,马总也知道了,什么时候把我们照片揪出来。我开个玩笑,不是真的,我是举这样一个例子。最后你就发现在云时代,其实和很多这些产品相比,360在用户隐私的保护上是做的最好的。而且为保护用户的隐私,将来我们也可能考虑在微信上是不是做一个加密的功能。你已经把你全部身家放到一家公司,最后你不能把钥匙也交给它吧。
提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全新的Windows系统,360体检是零分。
周鸿祎:这篇报道用的截图和例证说,360对全新安装的Windows7体检是零分,还会提示卸载百度工具栏。一个新安装的Windows7里面怎么可能有百度工具栏呢,足以证明这篇报道是有意抹黑。
提问:我是华夏时报记者,我想问一下昨天网上有个消息说,百度要做杀毒软件,360和百度的恩恩怨怨也很多,你对百度做杀毒是怎么一个评价看法?谢谢。
周鸿祎:巨头都模仿360纷纷做安全,这是对360的一种认可。我非常欢迎竞争,消费者有选择也是对我们的激励。他们把杀毒软件做好,就要做云查杀,要有主动防御功能,竞争对手攻击360的点,反过来对他的产品也适用。我希望大家少做点产品的抹黑,多真给用户真正做一点创新的事。
提问:报道里面还提到360浏览器的安全证书问题。
周鸿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撒谎,360安全浏览器在检测网站证书失效时,会有整个页面非常醒目的拦截提示,报道说360安全浏览器屏蔽了证书检查,这完全是撒谎的。
360工程师:我给大家演示一下,首先把系统时间修改成2010年1月1号,这样招商银行的网银证书就过期了。然后用360安全浏览器访问招行网银,浏览器就会出现证书失效的拦截页,比IE地址栏的警报明显的多。
提问:我是网易科技的记者,360方面认为这篇文章是恶意抹黑,之前也传说要起诉《每日经济新闻》,我想问一下进展怎么样?
周鸿祎:我们准备了相应的证据和法律文件,出于不影响司法的考虑,具体信息不方便透露。我们主要诉求是让它道歉,因为这篇报道完全违背了事实。我们和《每日经济新闻》之间很简单,他报道一篇恶意抹黑的文章,我要他赔礼道歉。跟巨头之间我们会继续保持在搜索上的努力,继续净化搜索赢得市场,我们今年有信心做到20%,明年做到30%,改变搜索引擎的格局。
提问:360浏览器里面,绿色网站认证是否有绕过CA认证?
周鸿祎:和证书毫无关系。360浏览器既会检测CA认证,也会参考国家的ICP备案信息库和其他认证机构数据,对于域名经过认证的网站进行身份提示,两者结合起来更加安全。
提问:你说每年增长10%,这个10%怎么实现,我听说全国各地你们找了很多渠道,这个渠道有哪些政策?
周鸿祎:360搜索一出生市场份额到10%,现在快涨到15%,今年一季度没有过完。我觉得只要我们坚持在搜索体验上继续颠覆,我不要求在搜索赚那么多,我也不在搜索里放那么多广告,把搜索体验不断改善,加上我们本身有巨大的用户基数,会有更多用户来用360搜索。关于代理政策,和搜索份额没有什么关系。
提问:360搜索商业化这方面有什么新闻?
周鸿祎:我对商业化不是特别关心,你有流量怎么商业化都好,没有流量靠渠道卖这种流量持续不了。第一我和谷歌合作,谷歌广告系统效率很高,360搜索放了谷歌的广告,原来谷歌有很多代理商,也有很多企业客户,大家继续投放广告,都可以投到360搜索上;第二我们搭自己的代理渠道,商业化可以不着急。做搜索引擎跟巨头比,就是比谁更沉得住气。
提问:关于V3升级机制,报道说360有这么一个后门。
周鸿祎:我们所有升级模块都叫V3,代表第三版升级模块。你看腾讯有那么多产品,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升级模块,各公司叫法不一样,腾讯可能叫V4,我们叫V3,这个模块是公开的,我们每个程序都在用。今天每个互联网程序都有自动升级机制,安全软件也要有快速强大的升级能力,有多服务器下载模块。我们做360桌面、360压缩,还有360软件管家,软件小助手等,如果是PC软件都是用V3的升级模块。
提问:这个V3模块是否有过未经用户许可就安装别的程序的时候。
周鸿祎:360软件版本升级都会提示用户,让用户选择更新。第二,我们产品有交叉推广,但交叉推广一定是遵循最基本的原则,要给用户询问提示,有用户选择要不要安装。我们的软件升级提示非常明确,都有可选安装界面,不存在报道中说的情况。
你也可以问问腾讯,腾讯那么多客户端产品,一定会通用升级模块,比如两款软件都在写升级,你会占用用户的带宽。这个提示升级有一个排队的机制,这是公开的东西。按照这种歪曲手法,你可以说任何软件都有后门。
提问:我问一个小问题,我是财经新世界周刊的,这两天后续的影响,360相关产品卸载率有没有一些变化?
周鸿祎:很坦率告诉你,360产品仍然在稳定增长,卸载率并没有明显变化。从我们做免费杀毒,那时候得罪杀毒厂商,瑞星说360有后门。到我们做搜索开始,方舟子在网上引用各种匿名爆料,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用户感觉也越来越麻木。这次在微博上对手不断的在推,包括很多营销大号和媒体,大家都能够看明白怎么回事。
提问: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态度应对,全面解释质疑。
360工作人员: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调动各个产品的技术人员,几十个人坐在一起。企业辟谣的成本极高,谣言传播的情况对中国互联网发展造成很大伤害。我们是每年为中国几亿用户做了很大功绩的企业。他这种做法不仅仅在互联网行业,在很多行业大家也可以看到黑公关事情发生。
周鸿祎:他的建议很对。到了新社交网络时代,我还是相信一句话,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可以随便质疑我们,我们不会把所有质疑都一概说成黑公关,别人的谩骂也可以反思说我们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篇文章把所有抹黑文章做了汇总,又不向360采访求证,定义为黑公关是恰当的。
提问:周总我想问一下,这个问题有点开放,你现在有没有觉得你的朋友有点少,在这个行业里面?毕竟时代不一样,早年就是很多打打杀杀,有一些行业竞争也好,在这个技术时代,或者说产品形态时代,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在这个时代相对稳定不管是用户还是流量分配大致的稳定结构显示出来了,你分享关于朋友和敌人,从2010年到现在,你对这个概念认知,对观点看法有没有什么看法,是不是更希望在这个时候能拥有一些,或者怎么寻找一些观众,谢谢?
周鸿祎:我朋友很多,但是巨头都不是我的朋友。你有100位小朋友,你试图挑战巨头,改变巨头的时候,一百个小朋友帮你,它的力量还是比一个大的巨头小很多。在中国我们多次挑战当时的行业巨头。做免费杀毒挑战两个杀毒软件的巨头,做搜索挑战搜索的巨头。没有办法我既然选择了,要想做颠覆式的创新,就出现巨头联合绞杀我这样一个格局。除了杀毒厂商,我们和其他网站的关系是蛮好的。我们在行业里面做开放平台,中国上百家的电商都是我们客户,中国上百家的页游开发公司都是我的合作伙伴。今天360你感觉被打压成这样,因为巨头毕竟有钱有势,他砸钱出去一定有效果,他们对媒体控制力非常强大。微信取代了中国手机报,一般媒体不会得罪百度,他会让你流量下降,在互联网消失,一家控制资源,一家控制流量。中国互联网不是光做公司上市,挣点钱,我会做一些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面对巨头,我总觉得说是不是有可能改变一下这个格局。也有公司上市比较稳定,甘心做小公司,找一块地方踏踏实实的做,也有选择这样的路。
我的公司有自己的原则和梦想。我们从做360开始就陷入争议、是非漩涡当中,我自己做了总结,自我修养需要提高,说话要包装。这个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说我们每次干的,对用户虽然有好处,但是确实对当时的行业,或者对某些行业巨头一定是断人财路的事情。2006年我们成为行业公敌,用户喜欢。我做免费杀毒没有想到瑞星那么生气,连着一年挣多少个亿,本来有上市梦,因为这个事黄了。360做搜索之前,百度股价什么样,做搜索之后股价怎么样,人家掉了1000亿人民币。360做得这样不容易,如果连360这家公司容不下,那搜索就会回到垄断时代。除了老三强的公司、新三强公司,数一家新公司在最近四五年内脱颖而出,能举出例子吗?
像优酷、当当、人人还有我们,像YY也是投身互联网,也不是新秀。360的产品会有缺点,你们都是我们用户,我们有人专门处理用户抱怨,我们投入500人的客服队伍,一对一解决大家用软件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本上我们做一家有原则的公司。把安全做得很好,中国第一,360浏览器是中国第一,360搜索中国第二,我们页游运营平台可能仅次于腾讯,不可能利用软件侵犯用户隐私。事实上真的做这个事的有很多木马黑客,还有钓鱼诈骗分子,谁触犯这个就是要上刑法,而不是在媒体上口诛笔伐。
360在行业里面是一家有优点和缺点的公司,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建议,至少有一点我们在不断改变这个行业,我们不断通过挑战巨头,给很多行业和公司带来新的空间。在中国创新空间本来就比较小,你要做小创新,动不了大创新。如果你要做大创新,你改变格局,动了大巨头的奶酪,巨头当然联合绞杀你。所有原因就是因为我做了搜索,巨头吸取经验教训,人家不公开跟你打,操作一些第三方和匿名帐号,换了一个打法。
今天大家建议让我们公关反应更迅速,让我们更加透明,我以后每个季度可以都做一个媒体的开放日,大家都允许在公司作客,可以跟我们员工做交流。作为一个安全公司,跟木马做斗争,攻防很多的例子,有很多素材很有意思,过去我们很少讲,今天你想做全世界最好的网络安全软件,当然要有强大的攻防能力,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你有快速的升级能力,而且你对各种新出来的威胁,恶意网址和木马,有最快的反应能力,这个是为了做安全做的。你请一个保镖到犯罪多发的事情,保镖要带刀带枪保护你,但是你反过来说拿枪带刀都是坏人。我们虽然被巨头打压成这个这样,我们还会坚持把我们颠覆式创新做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