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在大物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横跨零担物流、即时配送、快递等等多个子行业,贯穿运输、存储、管理等多个环节。在运输、存储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电子合同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从多个方面将本增效,而且也是物流企业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行业转型的突破点。
物流行业与电子合同的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物流企业在经营中涉及到司机或骑手雇用、运输合同、仓储合同、结款合同、加盟合同等等各个方面的合同签署问题,而且运输的本质,是货物和商品的流转,物流企业必然希望业务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因此纸质合同的弊端就暴露无疑:
时效:这一点是最致命的,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异地签署合同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快递来回,即使是使用顺丰、或者同城急送,也都要花费少则1-2小时,多则数日的时间。第二个方面,如果公司领导不在,或者公章不在的情况下,要等到领导和公章都在了,才能签署,也需要耽误一定的时间。
成本:就像以上所说,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合同的签署对象包括甲方、司机、仓库、第三方服务商、加盟伙伴等等,一份合同少则2页,多则十多页甚至更多,而且每份合同要么一式两份,有的一式多份,再加上来回多次的快递费用,签署一份合同的成本需要几十块钱,越是大型的企业,签署的合同越多,每年仅签署的成本就多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风险:风险的含义很多,一方面,纸质合同异地签署的问题就是,你可能不知道签署的是不是本人,使用的公章是否有效,直到对簿公堂,进行鉴定,那么可能损失已经造成且无法挽回了。另一方面,合同是否会在途中丢失,合同的重要内容会不会被竞争对手知悉,等等。合同一旦寄出,这些问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在头顶。
管理:纸质合同的管理需要一定的场所,先不说管理的成本,就说调阅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司机不可能随身携带所有合同,总公司也没法随时查看分公司签订的合同,就算是分公司的员工,想要随时查阅也不可能,也必须要回到保管的地方才能查阅,而且要从陈年累月的合同中找到目标合同,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纸质合同保管不当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损毁风险。
电子合同融合了多手段身份验证、公司实名验证、本地化部署、CA认证、时间戳固化、在线验签等等,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完美解决以上问题:
在线身份验证,通过打通三大运营商、银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数据库,能够确保合同签署双方的真实身份,避免冒名签署的风险;
一份合同从发起、传输、到签署完成回传,仅需要1分钟的时间,这样的签署效率,是纸质合同无法比拟的。而且电子合同可以支持多终端签署,只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ipad等等,都可以完成签署;
合同传输过程中,运用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哈希算法是广泛运用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是一种不可逆的运算过程,就算在传输中被截获了哈希值,要想破译加密前的文本,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电子合同能够有效防止重要信息泄漏的问题;
合同签署以后,会加盖时间戳进行固化,能够完整记录签署时间、签署状态、文本内容,一旦文档内容进行过修改,系统马上就能进行判断并给出提醒,这是纸质合同无法做到的,在防止合同伪造、篡改方面,电子合同一骑绝尘;
电子合同的管理也更加灵活,随时随地进入电子合同系统,就可以查看所有已签、待签、拒签等状态的合同,而且合同的搜索也变得异常方便,可以按照时间、签署对象、合同名称等信息进行快速定位。
2019年6月12日通过的《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决定》中,也大力提倡物流行业尽早使用电子合同来替代纸质合同,“鼓励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采用电子合同、电子运单等信息化技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物流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国家、行业和企业都寄希望于智慧物流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基于纸质合同的弊端和电子合同的优点,以及政府部门的背书,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合同是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发展的突破点,是未来的签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