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劳动合同到底有哪些漏洞?
2020-04-16

纸质劳动合同到底有哪些漏洞?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劳动人口总量约9.1亿,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千万,每年跳槽率15%-20%,相当于每年近2亿人次的企业劳动关系变更,以及数亿份劳动合同的签署。人力资源行业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合同成为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对于使用过电子合同的HR来说,纸质合同给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带来的困扰也变得更加深切。

以劳动合同为典型的各类员工文件资料管理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非常头疼的难题,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企业在搭建和运营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痛点便凸显出来,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代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常常需要面对面处理,有些企业将该类面对面处理的工作交给HR,引来HR的抱怨,认为HR承当过多的日常性工作且难以保证质量。

电子合同管理.jpg

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是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和社会的认可度。从国家和政府层面讲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已经在法律方面得到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更是专门对电子劳动合同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其实,我们日常签署的纸质合同,其安全性比电子合同更加堪忧,只是劳动者还没有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漏洞而已。

一、多盖错盖,无法审计

为了防止签署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多盖错盖,很多企业通过制定专人盖公司章、人力资源申请公司人力资源专用章并由专人保管和使用、安装摄像头等多种方法规避风险。效率问题暂且不谈,即使制定专人就未必保险,更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出现多盖错盖,企业根本无法审计,会给企业埋下一个定时炸弹。

二、假冒代签,难以鉴别

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必须由本人或者经书面授权他人代为签署,而且在签署同时要保证是本人意愿的真实体现。如果别有用心的员工主张企业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企业又该如何举证?且不论未当面签署的劳动合同很有可能会由他人代签,即使是本人以正常的签字方式签署的劳动合同,笔迹鉴定不能证明是劳动者本人签署的也是一个不太小的概率事件。

三、缺失遗漏,难以发现

纸质合同的管理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难点,特别是对于人员调动频繁的企业更为困难。一旦发生缺失遗漏的现象,查找和审计宛如大海捞针。劳动合同缺失遗漏的现象也并不罕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敢于保证企业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都会及时签署并且妥善保管的恐怕少之又少。

四、监守自盗,如何避免

相关责任人监守自盗的情景并不罕见。举例来说,一家外企公司,有位雇佣时间不长的工厂人力资源经理在离职时主张企业没有签署劳动合同,要求双倍赔偿。事实上,公司已经与其签署了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档案柜却找不到。最后,只能通过庭外和解的方式给了他希望的补偿。

综上所述,纸质合同并不比电子合同更保险,面对电子合同这样一种新型的安全可靠的工具,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不够了解而担心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谨小慎微、举步维艰。

美团是较早采用电子劳动合同的企业之一,美团的员工遍布全国各地,传统的纸质合同管理效率太、成本高、风险大,推进电子合同后即便产生纠纷,从公司整体的成本和效益上来说,采用电子合同也是利大于弊。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