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时,新浪微博悄然启动了个人自助推广功能粉丝头条的内测后,凡微博个人用户使用粉丝头条,便可将自己的单条微博在粉丝的微博首页置顶一次。
据悉,使用粉丝头条功能推广单条微博的收费,将以粉丝数为标准,分梯度设定价格。而由于新浪微博第一批内测用户,大多微博粉丝数在1000以下,因此,用户进行一次推广,仅需花费10元。
对此,业界有人评价,新浪是为了更好地与淘宝结合,大力掘金。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新浪此举,意欲提升个人用户价值。他们正在试图推出新产品,从过去的单纯依赖PGC(专家产生内容),逐渐将侧重点转移至UGC(用户产生内容)。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各微博大佬无不虎视眈眈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新浪就曾向企业用户推出了粉丝头条功能,同样,企业发布的目标微博可以出现在粉丝信息流的顶部,且使用此产品也按粉丝数收费。如今(一年后),新浪将粉丝头条功能由面向企业扩展至个人号。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新浪微博内测针对的是大多数粉丝在1000名以下的普通用户。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新浪此举,预示着其正在从过去的单纯依赖PGC(专家产生内容),逐渐将侧重点转移至UGC(用户产生内容)。
专注于广告和公关领域的Rohit Bhargava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在社交生态中,PGC(专家产生内容)将会逐渐冲击UGC(用户产生内容),并占据更多的注意力。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新浪微博从开始那天起,就建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社交生态(与twitter或者Facebook相比)。在其极强的特色与运营能力之上,新浪把微博建成了一个中国式的大V舆论场PGC(专家产生内容),这使得它出生伊始就走上了发展捷径,有了极强的影响力,建立了先发优势,吸纳了极大的用户群体。
但如今,受到微信异军突起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新浪微博正在经历困境。
于是乎,业界评价,良好的社交生态,应该是对无序混乱的消息进行梳理、鼓励更多的UGC内容,给普通用户的价值信息以更好呈现的机会,以及控制简单粗暴的牟利冲动,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间寻找平衡。
且不论这一评价是否有些事后诸葛,毕竟,新浪微博暂时性的困境,尚不能说明侧重于PGC和侧重UGC的两派社交生态较量已分胜负。但与此同时,值得警觉的是,中国微博运营商不止新浪微博一家,还有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凤凰网微博、人民网微博等等。其中,搜狐、网易微博有门户带来拥趸,人民网微博有官方信用的背书。新浪微博的丝毫懈怠,都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反超的机会。
微博社交陷模式之争
尤其是这几年来不瘟不火却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腾讯微博,它虽没有达成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却也有不逊于新浪的用户数与活跃度。要知道,腾讯微博建立的,是与新浪微博完全不同社交生态环境。那么,新浪的错是不是能反过来成就腾讯的对?
最近一本出自腾讯微博老员工徐志斌之手,名为《社交红利》的书,讲述了腾讯微博实现商业价值的思路便是在用户基础内容和产品方面努力,一方面提高用户价值信息获取,另一方面则通过精准情境匹配的微博内容式广告,消除用户的违和感。保证用户体验优化,在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可以作为验证的是腾讯最近推出的首款消息流原生广告产品智汇推,它力图在用户的微博内容中融入广告,使广告更具隐蔽性,使用户接受度和互动参与性会大大提高。
回过头来看此次新浪微博推出粉丝头条,可以说,其已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名人驱动(PGC)带来的风险。毕竟,人、内容、关系是社交平台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社交平台的基石在于平台社交关系的稳固,并通过不断提供内容创造与消费来实现平台发展。
严格说,名人驱动(PGC)跟普通用户驱动(UGC)的两种微博生态环境各有优劣处,前者速成,而后者慢热。新浪微博这种大V引导的微博生态是由点到面的概念,由大V进行放射性扩散,对受众阶层的穿透性强,而以腾讯为代表的多元化生态,是一种圈的概念,粘度更好。( 证券日报 于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