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型)企业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但是实际上有理由相信它才刚刚起步。所谓社会企业就是,通过商业运作获取利润,用于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为了股东或者企业的拥有者谋取最大的利润而运作。
像甲骨文、谷歌这样的巨型科技企业都会收购一些小型的软件类的社会企业。一般人认为大公司就是想增加收入,但是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思考。因为社会企业领域很有可能是下个十年的大趋势。
尽管这些被收购的公司,比如Buddy Media, Wildfire, Radian6, Vitrue, Yammer公司等,都是其所在领域中最大的公司,但是它们的收入也很少有超过整个市场5%的。
据IDC公司的数据分析,今后4年每年大公司用来收购社会型软件公司的投入都会增长10亿美元。而一些主流的分析机构称,社会企业创造的新经济体量将在1万亿美元。因此社会企业被认为是企业型软件开发商的下一个淘金点。
但是想成为一家科技社会企业并不容易。首先投资人们总是认为这个领域已经过于饱和,认为创业项目过于雷同,很难提起兴趣。
另外一些被收购的新创公司的表现也不如人意。比如社交营销公司Buddy Media公司,其内部员工对其评价只有2.2分(满分5分),许多员工称它“组织不佳,缺乏方向感,甚至有人认为它即将完蛋,这些评价跟Buddy Media公司在2012年被SalesForce以7.45亿美元收购的事实很难相符。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一方面精明的市场人员习惯于使用自己的工具,并不买大科技公司的账;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对于社会型技术的开放程度也有限。最近MIT斯隆商学院的报告称,52%的公司认为它们自己社会企业的成熟度不足3(满分10)。只有17%的受访公司为自己打分超过7。其他83%的公司可能认为SalesForce提供的工具太难使用了。但是情况也在发生转变,比如出现了像Social Strategy Builder这样的免费工具,通过它人们可以轻松创建社交营销平台。
现在投资人可能会意识到社会企业这个领域还是有机会的,尽管还处于早期阶段。那么创业者自己呢?Marcus Nelson是企业级软件公司Addvocate的CEO,他认为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为消费者们的需求没有满足,消费者希望得到跟他们相关的内容,而不是毫无关系的广告。
每年10亿美元的增长幅度确实诱人,而且现有的公司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给新创企业留下了很多的空间。而大型的科技公司也会重新调整战略。
总之,创建一家社会企业并不能全靠软件,而是要将人和行业变化进行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