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移动支付随处可见。对于资金交易线上化带来的便利,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合同线上签署的态度你是否有所改变呢?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上云也成为大势所趋,线上签约也已不再是陌生的事情。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签约市场规模达到3400万美元,未来五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2024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
与此相对照,2019年全球电子签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4亿美元,美国电子签约巨头DocuSign的市值超过35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电子签约市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子签约作为典型的B2B2C业务,近年来,企业对于数字化、线上化、网络化的信任程度在不断提高,个人用户行为习惯也在发生改变。
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由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驱动的数字经济,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将达到51.3%,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主流。由此,企业也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通过数字化来树立核心竞争力,朝着成为“未来企业”的目标前进。
突如其来的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介绍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六大永久变化:财务的可预测性与灵活性、数字优先的客户互动模式、远程与在家办公成为新常态、技术使能的运营模式、新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
即使是被认为最“保守”的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也在快速追赶这一步伐。去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从文化、组织、运营、技术、数据、流程、管理、信任等诸多方面重塑自己,建立数字化韧性。在移动支付、社交通信之后,以数字信任为基础的电子签约,则将成为企业级市场的又一场数字革命。
便捷、安全、高效,是电子合同的最大特点,在逐步被企业接受之后,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无论是2B还是2C型业务,以及对内的劳动合同,企业都可以利用电子合同来开展业务。
相比于需要线下面签、容易遗失损毁的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可以在线签署、方便管理,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用户自助办理,随时可以在手机上回看合同,极大节省了居民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应用场景的逐步丰富,电子签约市场的未来增长潜力正在逐步释放。目前,我国电子合同行业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也大力发展,如放心签。平台+生态的战略,在电子签约市场得到检验,成为爆发式增长的助推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