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勿小觑,莫高估
2014-04-10

     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再度成为赞弹互联网金融的战场,由余额宝等各种宝宝所引发的金融业震荡还在产生涟漪。这个行业的未来,究竟是要严加管教,还是自由发展?目前需要等待监管层更加清晰的态度。综合来看,此番争议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集中于两方面的意见,更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方是从传统银行业的角度看问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就直言:马云,你不要都革命了,你也没那本事。他认为余额宝这个东西是炒作,有的是马云自己炒作,有的是媒体炒作。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则认为,余额宝们的成功与其说是因为利用互联网,倒不如说更多是钻了监管规则的空子。

另一方则从金融发展与创新角度看问题,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就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做得不够好的,余额宝是一种增量、补充、丰富,它把整个金融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他还认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就能够有助于克服中国金融体系多年来非常重要的瓶颈,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和消费融资的问题。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陈龙也表示,余额宝改变了金融格局,是一个创新,是渠道的创新,是货币基金加上支付的结合。

截至2月底,半年多时间,余额宝用户数达8100万户,金额超5000亿。这样的业绩在金融领域可能会是空前绝后的纪录,也因为迅猛的增长,余额宝引来众多争议也算正常。认为余额宝钻了规则空子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一些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多少都有突破当时既有规则的成分。

显然,如果仅用钻空子来形容余额宝也不太厚道,即便是持此观点的陈志武,此前也认为余额宝不是金融寄生虫,更不是第二个央行。同样,那些认为余额宝可以颠覆银行业,至少颠覆理财产品市场的观点也未免言过其实。毕竟现在银行业总资产高达150万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也有50多万亿,余额宝目前还远没有达到挑战传统的规模。

何况,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新产品也会面临自身的瓶颈,比如规模越大其准备的流动应急资金也会越多,货币基金相对银行存款的高收益优势也逐渐消失。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些互联网金融创新,我们既不能小觑,忽略它快速成长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机会,同时也无需高估它的前景和风险。

首先,要肯定余额宝的积极和正面作用,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新产品通过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和配置使用速度、通过给银行带来竞争,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会增加资金的总体供应量,优化资金在整个经济中的配置结构。它们的出现,有利于打破银行业的垄断格局,也让众多金融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与收益。尤其是,余额宝有助于推动利率的市场化,这长远来说对中国是福不是祸。

其次,要防止游戏规则的漏洞扩大,保证参与者的公平竞争。余额宝可能确实利用了协议存款的模糊空间,还绕开了提前支取协存不罚息红利的规则,但这些行为被默许了一段时间,并不能用简单的叫停来处理。监管层可以折中处理,既顾及银行业的呼声,也呵护新业态的成长。余额宝即便完全遵循上述规则,其结果也仅仅是让余额宝的收益率略降一些,只要它还高于活期存款利率,银行资金流入余额宝的趋势不会改变太多。

再次,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乃至对社会的影响不宜高估,它更多是在理念上对人们产生影响。一方面,中国长期存在着金融压抑,大量的人群没有被传统的金融所覆盖,互联网为大量普通小客户打开了金融服务的通道,它不是颠覆银行业,而是拓展银行业;另一方面,互联网冲破长期以来银行高大上的垄断形象,迎合了当下社会去中心、去权威的多元心理需求,余额宝的契机与这种心态有一定关系。

总之,无论金融在虚拟空间应用,还是在现实空间运行,它都需要遵循一定规则,市场的参与者应该地位平等,接受同等的监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只是余额宝这类新产品需要调整和适应,传统银行业自身也需要改革弊端迎接竞争,甚至监管者也需要改进自己的监管思维和方式。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