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时代来势汹涌,但也有一个问题横亘其中,就是互联网安全问题。
2014年11月19日-21日在乌镇召开得以“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安全与治理就成为一大议题。11月20日,两场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空间安全和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分论坛分别举行,中外多位政企高层从政策、技术等多个层面参与了讨论。
在“网络安全空间和国际合作”分论坛中,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提到,如今的网络高度互联,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全球互通,它不仅是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还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的网络安全正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应坚持“开放互联”、“依法治网”、“相互尊重信任”和“加强对话交流”。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鲁·路易斯在发言中提到,如今各国已经将其主权扩展到了网络空间,既有对个人数据的管理,也包括对整个国家网络的管理。要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就需要各国尤其是一些大国达成共识。詹姆斯认为,因为需要各国政府达成共识,互联网的治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新挑战与危险司司长莱普森·瓦伦德米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际组织能够解决网络冲突的问题,建立这方面的国际谈判进程还很缓慢。他希望各国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在2011年共同向联合国提交的《国家网络空间行为准则》这一文件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联合国应该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而在网络安全技术协同合作方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提出了四点愿景,包括与国际国内学术界、技术界、产业界构建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与国内外科技机构在构建安全可信互联网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资源,共同打造信息安全的产业链,推进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同步发展;参与国家互联网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技术标准制定,重大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分论坛中,多位嘉宾都强调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运用新科技手段抵制、防范网络恐怖犯罪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程琳提到,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恐怖犯罪提供了新的工具,但是打击网络恐怖活动却存在着缺乏共同法律认同和法律体系,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网络安全保卫和反恐部门执法困难,缺乏国际、国内有效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难题。她建议,各国应建立和完善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法律体系,加强研发依赖网络大数据的智能分析研判预警技术,充分发挥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的平台作用,加强国际网络反恐人才的培养等。
来自美国兰德公司的资深专家彼德·乔克则认为,网络恐怖行为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追踪他们的组织模式,技术塑造了现在的恐怖主义,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已经不是大规模破坏性武器,而是如何防范恐怖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教导和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