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电子合同将成为主要的签约方式
2022-12-01

  私募基金信息披露作为私募基金发行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和私募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瑕疵入手,私募基金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合同责任中的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以及侵权责任。传统纸质签约的客户,对于私募基金电子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仍存疑惑。

  2022年6月2日,中基协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电子合同业务管理办法(试行)》,文件明确了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特别指出了发展电子合同业务的4个必要性:

  1、降低合同被篡改风险。

  私募投资基金纸质合同一般由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三方签订、分别持有。该流程下,很难保证合同版本一致性,合同存在被篡改的风险。此外,纸质合同签署的回收周期一般较长,迫使部分基金默认“先运作、后回收合同”,为后期产生法律纠纷埋下隐患。目前部分投诉、风险处置、诉讼仲裁等实践案例表明,均与纸质合同管理难有较大关联。

  2、搭建业务落地场景,促进各主体间的市场化博弈和制衡。

  电子合同业务是金融科技在私募投资基金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电子合同可以衔接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服务机构等主体,为托管人投资监督、募集机构销售适当性、份额登记机构份额确权等法定职责提供落地场景,促进各主体间的市场化博弈和制衡。

  3、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因合同引发的纠纷和投诉。

  电子合同业务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际落地基金行业的首选切入点,通过与存证机构连接,可以打通司法存证取证环节,增强司法存储和证据效力,解决行业因合同引发的纠纷和投诉,提高私募基金行业事中风险研判能力,有助于稳妥处置事后风险。

  4、节约运营成本,践行ESG发展理念。

  纸质合同下,一只基金产品的管理人、托管人和多个投资者一般均需保留一式三份的合同,花费大量的纸。推广电子合同可以节约纸,大大降低行业的运作成本,实际践行基金行业绿色环保的ESG理念。

  今年以来,关于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类似应用在金融行业的利好政策频出,此前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均相继发文,推广电子签章在相关业务中的应用,再次拓宽了电子签章的应用场景,也释放了金融行业普及电子签章的重要信号。

  2022年7月15日,中基协再次进行了全行业的培训。

  2022年11月17日,中基协新发布两大实施规范:

  1.《私募投资基金电子合同业务数据报送接口规范(试行)》。

  电子合同业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电子合同业务相关数据报送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电子合同服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

  2.《私募投资基金电子合同业务服务系统测试规范(试行)》。

  综上所述,基金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降低了合同被篡改风险,践行绿色环保节约用纸,打通司法存证取证环节,解决了因合同引发的纠纷和投诉,更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热文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