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17日在北京介绍称,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经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2022-05-18受疫情影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数字工具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与纸质合同的签订管理相比,电子签名实现了在线签名,无需面对面接触,不仅帮助企业简化了合同签订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它还保证了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安全性和法律效力。
2022-05-17淄博市临淄区积极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旨在维护职工利益,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以电子劳动合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维护和优化营商环境。临淄区实现了电子劳动合同的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已有3308家企业签订了95453份电子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数量居山东省淄博市第一。
2022-05-14合肥经开发区近日出台补贴政策,全面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的签订,按照4元/份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补贴。
2022-05-13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2022-05-11在毕业学年的上学期9月份到下学期5月份,都是寻找就业机会的黄金时间。受疫情影响,校招单位涉及的地区范围和招聘人数在缩小,而社招也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保障毕业生就业效率,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局、就业创业中心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网上签约服务。
2022-05-09